歡迎來到 大紅花的國度。這是你的第一篇文章。編輯或者刪除本篇文章,然後開始你在大紅花的生活!
撑着一把扇的女子
我的爱心花园
我以为我还是一个不会经营这片土壤的女子。
但是我逐渐做到了。
(图片提供:HEMA)
起飞的梦
我的寵物情意結
祝福与你同在
新的一年到了,一份简单的祝福献给我亲爱的朋友们…
让诸事圆满与幸福同在
** 新年快乐!**
( 贺卡图:hema )
我相信,不完美的完美
打从心里觉得苏打绿唱我会永远相信不完美的完美唱得真好。我们最终在一起了。所以,今年的诞辰日一起放假去了。那天两人一起共度的庆生时光,我有我的深刻与满足。他牵着我的手,让我在他身边一起穿越那一条又一条的街,而我让他在我身边一起纪念这一天。 那天,仿佛每一朵云都穿上缤纷的彩衣。早上起身至生日的傍晚和他自K城铁路上一直到巴生这一座城市的道路上穿梭时,自己就像绿叶冒出的金黄色小黄花相遇早晨的阳光,雀跃且快乐。 这些年,已视诞生日为一般的心境,毅然过得不错。与知己倾聊,他认为特别谈及今年的这一天总有点与众不同吧。我呵呵的笑。今年的与众不同,就是让两个人的爱捆住彼此,然如有些城市人莫名的寂寞已放掉。 (回想那曾经青涩年华时,有吵吵闹闹的几个学妹远道而来,送了一只温暖的河马公仔来巴生闹翻天般的庆生会。) 我永远相信,岁月给我的是生活下来的斗志,看人群的起起落落。看人际间最感恩与甜蜜的时刻以外,更明白的是人生可以如何像繁花,更清楚的享受清净澄明,为自己开路。于是,在我还来得及相信不完美的完美的简单生活里,开往另一条爱的路。 今年,正式在迈入女人无法退让的青春岁数中,温热的空气仍然环绕着,我闪亮的告诉自己,还有我的爱,让我们一起筑苍老的爱情城堡,感受幸福的坠落吧。
《峇峇球》活动纪录
佛光山巴生新镇青年分团[峇峇球]电影分享会观众反应热烈 为了提倡人文关怀,鼓吹书香生活,提升大众对于田野古迹的重视及人文素养,一部由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叙述的霹雳州太平历史纪录片-《峇峇球》,在巴生城镇展开播映导读会。这项活动由佛光山巴生新镇青年分团鼓催,于本月八日(星期日)假佛光山巴生佛光缘举行,活动导读人李福正,现场采用电影赏析读书会方式进行,讨论环节反应热烈,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及[峇峇球]、[鸟屋]导演邱涌耀也特为现场逾百位观众导读及分享。出席者包括:马来西亚佛光山总住持觉诚法师,巴生佛光缘当家觉文法师及人间佛教读书会副执行长叶明德。 觉诚法师表示,自古以来,华人风俗、传统文化及人文教育与佛教是相辅相成,息息相关的,因它们都具有导人向善、学习、培养大众提升个人修为维的影响力。他强调,每个人应从重视身边的人、事、物、景为出发点,进而延伸并促进民族关系,赋予本土风俗文化及人文教育一股更坚韧的生命力。法师也呼吁大众,文化艺术工作者耗尽心力在本地艰巨的路途,需要更多有缘人的献身加入及支持。 在现场观众的互动之下,李永球向在座的观众表示,参与文史田野工作多年以来,在这段时日上冢山、沿访历史人物的后裔和相关人物中,遍寻先贤遗留下来碑迹,十余年来一点一滴累积将之出版著书。他在分享中提到,虽这是一个寂寞的工作,除了叙述给大众了解太平的历史以外,也让自己抒发其文史田野工作者的所见所思,增加视野,往前求进的意志。 他语重心长叮咛,先贤为过去贡献的足迹,是提醒大众应懂得饮水思源,鼓励本土群众对民俗文化的反思,对于乡土、人情、历史应作进一步认知。而湮灭的往事,埋藏在历史的灰烬中,消失在时间的跫音里是需要大家共同一点一滴寻根究底挖掘出来肯定它的存在价值。 青年导演兼制作人邱涌耀以写实,充满生活教育的题材拍摄这一部记录片的精神可加。他的用心反映给大众不再是历史纪录所带给大家是沉重裹足不前的想法,导演将历史史以一个革新和亲切的模式来诠释,使在场的观众赞赏不己。 导读《峇峇球》电影另传达及教育了大众关怀古迹文化发展,培养奉献精神与使命感,完成艰巨任务利大众,造福社会。 马来西亚佛光山总主持觉诚法师颁发结缘品予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及导演邱涌耀。 读书会义工们与巴生佛光缘当家觉文法师合照。 活动反应热烈,来宾与嘉宾围坐一起进行分享讨论。
《峇峇球》電影賞析讀書會
文史田野工作者李永球及[鸟屋]导演邱涌耀携手分享导读[峇峇球]